小夏拨通了王克荣的手机。王克荣仔细询问了小夏的病情后,立即报告给本人工作的北京地坛医院。在上级单位的协调下,小夏被转到北京地坛医院,医院紧迫成破专家救治小组,及时为小夏实施了骨髓干髓内针固定手术。小夏出院前一天来到王克荣办公室,高兴地对她说:“等我的腿完全痊愈后,我要做一名自愿者,去援助更多的人。”
这种护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医院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护士在承当医治任务的同时,还履行教育、治理、征询、培训等职责,成为密切联系医师、药师、心理咨询师跟社会意愿者的核心。在这种护理模式下,艾滋病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得到了心理支撑、药物利用、家庭护理、社会救助、错误教导等多个方面的帮助。
“我这样做,是为了告知大家消化道不传播艾滋病。”
从2001年到当初,王克荣先后50多次到河南、云南、新疆、广东、广西、四川等艾滋病高发地区工作。她在全国培训过50余次基层护士,人数高达9000余人。
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人们对艾滋病缺乏正确意识。在社会上对艾滋病患者重大鄙弃的情形下,王克荣被医院调到艾滋病门诊工作,她一边做护士长,一边在艾滋病关心工作组织红丝带之家从事艾滋病关怀工作。
2002年8月份至2003年10月份,红丝带之家在河南一个艾滋病高发村建立了医疗点。14个月里,王克荣先后14次到河南艾滋病高发村,每次去都是周五晚上出发、周逐个早返回医院上班,非常辛苦。她和同事承担着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艾滋病盛行病学考核和医疗服务。为了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村民踊跃面对生涯,王克荣动员一些经过治疗后生活和工作状态良好的北京艾滋病患者一起去村里,和村民们交换,进而给当地艾滋病患者带去了极大的鼓励。
2002年,王克荣来到英国伦敦晨曦医院学习一个月。休息日,共事们约王克荣去郊外游玩,王克荣拒绝了。她2次来到南丁格尔纪念馆学习、参观,感想南丁格尔护士献身护理事业的精神实质,“人道、博爱、奉献”。
吴佳佳
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护士长王克荣。 (资料照片)
14年来,王克荣深入学校、社区、工地发展宣传,受益人数高达数万人。红丝带之家的志愿者也从多少个人发展到几十人、多少百人、上千人,在册登记被迫者达到1000余人。特别是她跟同事们培训的20名艾滋病过错教诲员,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他们的举措不仅让更多人懂得了艾滋病防治常识,同时给新感染者增添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里面存储了700多名艾滋病患者的电话号码,随时解答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成了艾滋病患者的求救热线,被喻为“艾滋病患者的知心大姐”;她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的艾滋病门诊护理模式;她的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艾滋病基层护理职员近万人,培训志愿者2万余人……
2010年,艾滋病患者小夏因车祸股骨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到离事发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做手术。就在做各项手术前准备时,一张术前例行检查化验单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患者是HIV阳性,这家医院从不为艾滋病患者做过手术。
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护士长王克荣:
用爱心守护艾滋病患者
本报记者 吴佳佳
她就是北京地坛病院红丝带之家办公室主任、护士长王克荣。
回国当前,王克荣将在英国学习到的艾滋病护理知识,结合国内情况,总结出合适我国发展艾滋病门诊护理的模式,即:艾滋病患者生理支持监测、心理情感支持、社区关怀管理护理模式。
王克荣在繁忙的工作中懂得到,自己才干再大也是微小的,必须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在她的影响下,她的丈夫和女儿都成了艾滋病工作志愿者,她还和同事们一起走进高校、社区、建造工地宣扬防治艾滋病常识。
为了减轻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压力,王克荣想了良多办法,她和共事们通过组织艾滋病患者郊游、座谈会、聚餐等活动,让大家放松心情,同时彼此交流各自的感触。一次聚餐,患者小李指着自己的饭盒说:“护士长,我不吃肉。”王克荣不犹豫,夹起小李饭盒里的肉放进自己嘴里。小李一下子惊呆了:“护士长,我家人都做不到!”王克荣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大家消化道不传播艾滋病。”